苗长强
陶瓷
获奖作品 1. 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品创作评比中本人设计的寿桃荣获一等奖; 2. 1995年研制的钧瓷花瓶“世纪雄风”(高2.1米)作为我省馈赠1999年昆明世博会礼品空运至昆明,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张洪华在赠送仪式上亲自为礼品揭幕,花瓶永存于园内中国馆; 3. 2000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世纪收藏活动中,苗家钧窑的两件藏品(出戟尊和荷口瓶)被选中,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,为世人观赏; 4. 作品“千秋辉煌”双龙瓶,被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选中,现珍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; 5. 2006年10月31日,作品“驺虞八方进宝瓶”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“大厨房”杯全国陶瓷艺术设计评比金奖(第一名); 6. 为弘扬长城文化,2006年苗家钧窑苗锡锦、苗长强父子精心打造的中华长城鼎陈列八达岭长城; 7. 2007年作品“金蟾送宝瓶”获第十二届中南星奖设计大赛银奖; 8. 2008年再创佳绩,制作的“北京奥运·长城鼎”于2008年8月5日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选为“奥运会国礼”; 9. 作品“双龙瓶”在2008年7月18日至9月8日“奥林匹克之旅——中华艺术珍品文化节”期间被评为“首批中华民族艺术珍品”; 10. 2009年9月“闽龙杯”全国陶瓷原创设计大赛中原赛区比赛中,作品“乾元双喜尊”被评为特等奖; 11. 2009年10月苗家钧窑制作的“和平友谊鼎”“东方红鼎”“ 九州瑞凤瓶”“乾坤尊”被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项目对接会(中国国际循环经济高峰论坛组委会)用作指定钧瓷国礼。 12.2010年4月“凤火瓶”“东方红鼎”“八方进宝瓶”“海宝”“和平友谊鼎”等钧瓷珍品被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定为对外友好交流的高端国礼。 13.2010年10月苗长强钧瓷作品“倒挂金钟”荣获“2010年·河南省艺术陶瓷作品展评会”金奖。 论文著作 1. 论文《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》在《中国古陶瓷研究》一书刊登(中国古陶瓷学会编,第十一辑); 2. 参与《钧瓷志》一书编辑; 3. 与其父苗锡锦共同主编《中国钧窑考》; 4. 参与《钧瓷赞歌》一书编辑; 5. 2007年,论文《试论发现钧台窑的历史意义》荣获“河南之星”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; 6. 与刘凯民先生等合作的论文《唐代花瓷釉的本质及其与后世分相釉的关系》发表于《山东陶瓷》第29卷第一期; 7. 论文《神垕“唐钧”花瓷的亮点 钧窑之源、油滴天目之先》发表于《陶瓷科学与艺术》2011年Z1期。
苗长强已从事钧瓷生产30余年,提及当初如何结缘钧瓷产业,他的脸上露出略显羞涩的笑容,他说是一件残次的钧瓷把他领进了钧瓷艺术之门,父亲对钧瓷的情结使苗长强和钧瓷结缘一生。 苗长强说,最初禹州有3家大型国营钧瓷厂——钧瓷一厂、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一厂、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二厂,其父亲苗锡锦1949年前便进入一资本家瓷厂打工,解放后该厂改为国有制即国营钧瓷一厂,从对钧瓷研究资料的记录开始,直至成为一个现代钧瓷史的集大成者。父亲对钧瓷的痴迷,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他。他回忆到,十二三岁的时候,有一次,父亲带回家一件脱釉的次品钧瓷活环瓶。在孩子眼中,当时所见的大多是粗瓷碗日用瓷,而那猛然见到的五彩釉色的钧瓷就显得格外特别。那一眼,可能就是苗长强对钧瓷的最初印象,那印象却如此深刻,在冥冥中左右着他的人生。1980年,他成为神垕镇新华瓷厂的一名员工。在父亲的指导下,他开始了烧制钧瓷的尝试。1985年,禹州市政府提倡各瓷厂的优秀员工通过考试到大专院校进修,他幸运地进入了西北轻工业学院(现陕西科技大学)硅酸盐工程系陶瓷专业,开始了对陶瓷行业的系统学习。当时从事钧瓷生产的个体基本没有,毕业后苗长强就在神垕陶瓷职业高中任教,业余时间在当地陶瓷厂做一些技术工作。
中国工艺美术大师
Arts and crafts master
IP 合作邮箱:
dashiwang001@163.com
官方微信公众号
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:琼ICP备2022008302号-1
Copyright © 2022 海南省藏品版权鉴定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中国 海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,告知后必删除!